返回

腰软知青在年代和忠犬糙汉贴贴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151.第151章 如果我能解决,奖钱吗?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到陆淼,但陆淼有自知之明,陈桂芬教的认真,她也学得认真。

    除了家里这些事,还有地里的事儿。

    陈桂芬带着陆淼下地。

    带她认各色秧苗,各色种子,教她怎么下菜种,哪些菜种事后萌芽,又需要拔苗重新划地栽种的,都细细和她说明。

    陆淼很聪明,从前这方面先前没有经过开化,如今经过陈桂芬的点播,她学和记都很快。

    陈桂芬很是欣慰。

    陆淼也在下地中发现了一些问题。

    田里的作物种苗,单独看,个顶个的都长得很好。

    可如果草草对比一下,就会发现,种苗生长趋势拉开的很大。

    有的都长得超出一尺高了,有的却只有十多公分。

    一开始陆淼以为是播种时间不同,可问过陈桂芬后,才知道不是。

    是因为土质的缘故。

    说的更准确一点,和泥土肥沃度相关。

    “队里不是有发酵肥吗?”

    陆淼好奇问。

    陈桂芬扛着锄头,摇摇头:“那点发酵肥算的了什么?”

    人都吃不饱肚子,拉又能拉出多少呢?

    队里养的那几头猪下的牲口粪肥也十分有限,而且粪肥要经过发酵,不能直接用。

    发酵也需要时间。

    种种原因积累,队里地那么多,发酵肥肯定是不够用的。

    公社里倒是偶尔会有尿素肥的评先进大队、生产队的奖励。

    可那是奖励,东西有限,也不是谁都能争上的。

    据说尿素肥县里农资合作社也可以买,但是四十公斤的尿素肥,要卖十二块钱一袋,谁买得起?

    十二块钱可不是小数目,就是生产队筹钱,社员也不会愿意,本来一年到头就捞不到两个子儿。

    地里肥度跟不上,农作物生长进度参差不齐,季度成果就更别说了。

    陆淼脑瓜飞速运转,听陈桂芬说了半天的现状窘境,忽然问:

    “婶婶,如果我能弄出肥料,能立功不能?奖不奖钱?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
151.第151章 如果我能解决,奖钱吗?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